
为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技能、专业素养和班集体管理水平,9月15日-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邀请来自温州二中的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方海东来校,并为师生作《专业思维 专业成长——我们该做什么样的老师》专题报告。学院大三、大四学生及相关教师百余人参加报告会。
方海东老师为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讲师团成员,增获全国第十七届班主任大会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研究特别奖、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讲座中,他以自己近20年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为基础,选取“青石班”为创新案例,从德育教师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了课程安排和班级建设的整体性思维。他认为一个教师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灌输,更在于让每个学生找到更好的自己,在资源获取、责任担当和同伴教育中凝练“坚韧、坚持、坚毅、坚定”的核心品质。他同时强调,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于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要清醒认识到“我到底要什么”“我到底缺什么”“我到底为谁而做”,凡事要符合个人的独特风格,契合自己的才能驾驭。
方老师生动而幽默的讲座,不时赢得在座师生报以的热烈掌声。特别是他十几年坚持的“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为广大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长途径,让师生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