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第九期和合思政·名家学术会客厅学术交流活动。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做题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方法漫谈》的学术讲座。学院院长张天华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学科领军人才于春玲教授做学术总结,学院副院长李跃华、王在亮,部分教师参加交流。

讲座现场
齐卫平教授对我校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的努力表示赞许,对即将成立的台州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表示祝贺,认为台州学院充分依托自身特色和基础,积极对接时代需求与国家战略,在队伍建设、方向凝练、资源整合等方面有诸多亮点,为地方高校开展中共党史党建学建设提供探索。

讲座现场
齐卫平教授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术研究实践与学科建设规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授,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清晰路径与务实指引。第一,要推动党史与党建有机融合,强化学科科学性根基,通过“分开不分家”的研究路径,让党建研究以党史为基础,无论是党建史、党建理论还是现实问题研究均以史为据,破解党建研究缺乏历史根基的难题,同时可借鉴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路与方法。第二,要立足党建研究的现实性特质,锚定应用型学科定位,充分利用党建研究选题丰富的优势,从现实中挖掘研究课题,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核心研究原则,凸显党建研究的实践价值。第三,要加强计量研究方法运用,提升研究的量化支撑能力,积极汲取经济学研究经验,注重数据、图表、公式的运用,以精准量化分析增强党建研究的科学性与说服力。第四,要运用多学科融合方法,拓展研究视角与领域,在坚守党建学科独立边界的前提下,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研究者借鉴自身学科专长,通过跨学科知识融合与方法借鉴,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与研究领域的拓展。第五,要掌握优质研究成果产出技巧,提升研究质量,注重科学思维培养,实现政治问题学术化、宏观问题微观化等转化;精选论文题目,做到新、亮、准,规避老、空、泛;强化论文厚重感,把握研究动态、充实资料储备、严守学术规范。第六,要聚焦学科重大研究问题,明确发展核心方向,围绕党史党建学科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伟大建党精神等关键议题,凝聚研究共识与重点发力方向。

讲座现场
齐卫平教授的讲授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内容系统全面、逻辑清晰,为党建学科研究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与研究指引。现场老师互动积极,思想碰撞频繁,大家纷纷表示对党建研究的方法运用与方向把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受益良多。
据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精神,我院推出“和合思政·名家学术会客厅”2025年度系列讲座,增强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好老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思政教育专业学生。
专家简介:
齐卫平,195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独著、合著、参编著作20余部,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党的文献》《学术月刊》《求是》《红旗文稿》等重要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章转载作者名录,曾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项。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先后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