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真理的味道·和合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建设,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台州市教育局、石河子教育局、台州学院、石河子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真理的味道·和合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实践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台州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下齐聚,共襄学术盛宴,另有15000余人次在线上收看会议。

学术研讨会会场
此次研讨会分开幕式、主旨报告、主题发言等三个环节进行。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思政处处长金亚丽,台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聪颖,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出席并讲话,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金松,台州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蔡海江等。开幕式由台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台州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陈海晓主持。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致辞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台州学院作为台州唯一一所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始终秉承“不求规模最大、但求质量最优、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以“和合思政”为核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并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方面组建了专业团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工作,在2025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包括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一体化示范团队等重要荣誉。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还公布了“真理的味道·和合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实践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并进行了表彰颁奖。

表彰颁奖现场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九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核心议题贡献了真知灼见。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办原主任张国祚教授作了题为《谈谈党史党建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地位》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准确把握“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这一根本遵循需从四个维度深入践行。他强调,学习历史能加强理论武装,理解党的成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增强自信,巩固信仰基础;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道德力量,培养忠诚、公德和自律品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发展问题。他还结合中华文明史,阐释了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指出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强大的真理和实践力量。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办原主任张国祚教授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颜晓峰教授作了题为《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是总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阶段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从而坚定信心、把握规律的会议。第二,这是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作出总动员总部署的会议。第三,这是“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科学规划、谋定后动,清醒认识挑战、充分发挥优势,搞好顶层设计的会议。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颜晓峰教授
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作了题为《党建学科建设应当围绕“伟大工程”进行》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党建学科作为法学门类唯一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一级学科任重道远,必须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产物研究,把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的文明统一体研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情研究,从而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学科建设,深刻理解“伟大工程”科学性、实践性、复杂性,为构建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党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新贡献。

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田鹏颖教授
新疆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孙秀玲教授作了题为《红色场馆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路径研究》的主旨报告。她指出,民族地区红色场馆是传承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的关键,对提升思政课效果和青少年家国情怀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大思政”建设,就当前民族地区在教育衔接、资源开发、赋能手段和人才方面面临的挑战,必须深化馆校合作、整合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疆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孙秀玲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洪晓楠教授作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科学总结——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作为全书开篇之作,可以说这是第五卷的总纲。在这一总纲的统摄下,各个专题紧紧围绕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就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战略部署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科学总结。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洪晓楠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进教授作了主题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的国际视野》的主旨报告。他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的国际视野问题。首先,他阐述了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强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动态,以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来推动党史党建学的发展。其次,他介绍了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经验,指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我国的党史党建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他提出了在国际视野下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等。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思政课青年教师三级培训体系》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上,需明确思政课的地位和基础,强调其传播知识与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中观上,要把握教学标准,突出要求,确保思政课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微观上,教师应全情投入,精心设计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丰富、互动有效、贴近学生实际。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院熊晓琳教授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作了题为《正确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纵横关系》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坚持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与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目标导向;明确内容设计系统化、队伍建设协同化、教学场域多元化的问题导向;从重视适切程度、平衡考察准度、强化执行力度等方面优化效果导向,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杨先农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华 “和合观” 的继承发展》的主旨发言。他表示,中华“和合观”包含和平、和谐等文化元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资源。这一概念基于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旨在实现共同繁荣,符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题,是对“和合观”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杨先农研究员
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天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主旨报告会。

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
主题报告分三场进行专家学者发言。
在分会坛一,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娜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渠长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红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菊华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建华教授、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文华在线副总裁宋明、甘肃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文清、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尹燕教授、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长春教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党校唐福国副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中思政教师冯霞、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教授进行了发言。
在分会坛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高君智、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秘书长、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香龙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洪波教授、渤海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金毅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小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玉梅教授、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丽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教授、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剑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霞教授、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笑笑、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卓教授、浙江省玉环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冯根水、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师牛利娜、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中学教师胡宏、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崔佳伟进行了发言。
在分会坛三,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朱爱胜、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前锋教授、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家胜教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宏教授、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丁菁教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牛涛教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靖国华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睿、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海华、浙江省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沈敏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社会融合发展中心研究助理徐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鸿雨、西安财经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康梦瑶、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秀萍教授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主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地方创新实践等内容作了大会主题分享。
主题报告由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卿涛、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雄、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领军人才于春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编辑罗钰涵、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查广云、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高花主持。
论坛期间,参会人员还观看了台州学院首部以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为题材的思政课大型原创话剧《青春・遇见》,参访了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老街,实地感受台州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台州学院始终注重多方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出结合地域优势创新思政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党史党建资源+思政课堂”联动机制等实践方向,进一步强化校地、跨区域合作。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搭建了跨地域、跨学段、跨学科的思政教育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识,为学校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将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