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大中小学“真理的味道·和合思政”跨省跨市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台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5-03-22 点击量: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2025年3月21日,大中小学“真理的味道·和合思政”跨省跨市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台州学院附属学校举行。研讨会由台州市教育局、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台州学院和石河子大学主办,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智库联盟(台州学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的400余名思政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在校大中小学生现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此同时,还有线上参加会议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各学校专职思政课教师200余人。人民公开课对活动进行了直播。

△会议现场

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军明,台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台州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陈海晓,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昱,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台州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蔡海江主持。

△台州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蔡海江主持开幕式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由台州与新疆阿拉尔携手举办,从东海之滨的“和合圣地”,到天山南麓的“军垦新城”,以文化交融为纽带,以思政协同为桥梁,两地共同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篇章。这场“双向奔赴”,彰显了思政教育打破地域界限、贯通学段壁垒的深远价值。台州学院近年来致力于“和合思政”品牌建设,在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创新性地提出了“思政教育+X”融合模式,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搭建了跨省协作的“大舞台”,推进了思政教育一体化,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展望未来,台州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打造精准实施的“路线图”;致力于数字赋能的深化,激发红色育人的“新动力”;致力于跨域协同的加强,构建全域辐射的“共同体”,持续推动“和合思政”从区域品牌向“全省样板”迈进,奏响“东西协作、南北联动”的教育强音。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致辞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昱表示,过去一年,在台州市支持下,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举办教学展示活动,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思政研学实践。阿拉尔市思政课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举办思政社团活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呈现良好态势。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昱致辞

台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陈海晓在致辞中指出,台州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合力打造“和合思政”育人品牌,推动台州思政教育质量整体跃升。近年来,台州市教育局通过创设制度贯通,统配资源贯通,创造新的特色资源,融合三全育人,助推一体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台州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陈海晓致辞

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军明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台州学院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台州市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立指导委员会和研究中心,构建教育提质增效共同体。通过与新疆阿拉尔市合作,台州市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台州样本”。未来,台州市将深化机制共建、内容共融和人才共育,以实现跨区域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并锻造育人强军的“生力军”。

△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军明讲话

同时,研讨会还公布了台州市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获奖名单并颁奖。

△获奖老师上台领奖

本次研讨会围绕“真理的味道 和合思政”这一主题,通过专家学术报告、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共绘思政育人同心圆,共写立德树人大文章。

一、专家引领启新篇

研讨会的第一个板块是专家学术报告,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肖香龙主持。本次活动邀请了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国芳、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卿涛教授、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教授。

△肖香龙主持专家学术报告

陈大文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校法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术报告。陈大文教授指出,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精神,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更准确,教育理念更先进,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内容更充实,教学方法更适切,教学评价更科学,一体化程度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整体性提升。

△陈大文教授作学术报告

王国芳做了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研力量”的学术报告。王国芳从重视教研的力量、以教研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思政课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研力量,王老师提出课堂教学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需强化教研协同,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基层实践,实现各学段纵向衔接、螺旋上升,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王国芳老师作学术报告

卿涛教授作题为“关于大中小学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卿涛教授在报告指出,申报教学成果奖不仅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整个教学团队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肯定。卿涛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申报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包括如何准确把握申报要求、如何提炼教学成果的亮点和创新点、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申报材料等。

△卿涛教授作学术报告

张天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推进跨省跨市大中小学和合思政地方创新实践”。张天华教授重点阐释了大中小学和合思政的内涵,分析了和合思政的发展指数、地方创新实践和经验启示,提出了加强和合思政品牌建设和区域协同、创新评价体系、融合地方特色、推动数字化转型等观点。

△张天华教授作学术报告

二、教学展示

研讨会的第二个板块是台州市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微课比赛优秀案例课堂教学展示,这些优秀案例的展示不仅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也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环节由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教研员季敏、台州市职教教研员朱文矩两位老师主持。

△朱文矩老师、季敏老师主持教学展示

在小学初中组的教学展示中,教师们带来了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案例。陈艳、洪盼盼、颜根峰、钟耀阳四位老师共同探讨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主题,他们创新设计了国家安全风险图谱解析模块,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紧接着,陈泓伊、杨子忻、叶小慧、丁巧四位老师带来了《聚焦民事权利 助力法治建设》的示范课,他们围绕民事权利,建构了“案例研讨—法条阐释—模拟应用”三维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获奖教师作教学展示

在高中职高组的展示环节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团队所展示的精彩案例。孙夏艳、陈雅琴、项笑笑、王永力四位教师共同呈现了《从乡村振兴规划看希望的田野》这一课题。他们以临海江南溪望谷为样本,在课前调研的基础上,从“看振兴之景、析振兴之因、绘希望之野”三个篇章展开,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乡村振兴规划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深度串联,通过访谈、汇报、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热情。而黄岩一职校尤贝羽、王赛、项伟与台科院徐含默四位教师则围绕《要坚持人民至上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一课题,紧扣“民生保障—历史创造—乡村振兴—国之大者”逻辑主线,通过理论具象化、实践场景化、价值行动化的设计策略,将模具制造、电商运营等专业技能与“人民至上”理论深度融合,破解思政课“悬浮化”困境;活用台州民营经济、大陈岛垦荒精神等在地资源,结合东西部职教协作等跨域实践,形成本土特色与全局视野并重的育人格局,最终形成“专业思政双螺旋、校地协同生态圈、知行进阶培养链”三位一体的职教思政创新范式。

△获奖教师作教学展示

在经过了四节精彩纷呈的课程之后,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专家点评环节。来自浙江省的特级教师冯根水,以及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正高级教师曾夏凤,还有台州市中小学思政教研员章绍麟,以及台州市中职政史教学研究会会长梁斌勇,他们四位专家从思政课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对刚刚结束的四节课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台州市初中、小学思政教研员章绍麟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节衔接课作了点评。他认为,本堂展示课有三个亮点:第一点是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四位老师各十分钟组成一节完整课,四部分螺旋上升,层层递进,既有合理的学段分工,也有整堂课的完整性。第二点是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本课时四部分形成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一体化构架,体现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第三点是学习方法的一体化。本课时的课堂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学习精彩展开,充分展示了学为中心课堂的魅力。

△章绍麟老师点评

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高级教师曾夏凤对陈泓伊、杨子忻、叶小慧、丁巧的讲课进行精彩点评。她指出,本次示范课程专注于法制观念的培养,通过成果展示、模拟法庭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了解法律到积极维护法律,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课程旨在培养积极的法律普及者、自觉的法律遵守者、坚定的法律捍卫者以及对法律的忠实崇尚者。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逐步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她认为,本课程在情境设计上实现了纵向的连贯性,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从目标的一体化到情境的一体化,通过立体化的衔接,展现了知识的广度与思辨的深度,实现了学段之间的衔接和螺旋式上升,确保了学段之间的连贯性。

△曾夏凤老师点评

浙江省特级教师冯根水点评了孙夏艳、陈雅琴、项笑笑、王永力的示范课。冯老师认为,本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明确,通过课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激发高中生及大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学科知识的能力。课程设计注重系统性与递进性,巧妙融合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在体验过程中深化理解。

△冯根水老师点评

台州市中职政史教学研究会会长梁斌勇对尤贝羽、王赛、项伟、徐含默的示范课给予了点评。他认为,本次课堂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有效融合。首先,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专业技能如电子商务运营与人民至上的理论紧密结合。其次,地方资源与跨区域联动的结合,台州地区特有的民营经济和大陈岛垦荒精神等本土元素与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等跨省跨市的视野相结合。第三,学段衔接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融合,构建了从认知感悟到实践引领的育人链条,展现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重视体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强调思辨的层次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

△梁斌勇老师点评

研讨会闭幕式环节,由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严一鸣主持。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王国芳老师对会议进行总结。王国芳老师提出,和合文化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一种理念的传递,以及一种能够指导我们工作的方法论。因此,和合思政的一体化与地方实践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台州的独特风貌到浙江的示范模式,直至中国的强大力量;同时,它也展现了“创新精神”,这体现在从无到有的创新突破、从有到优的品牌体验、以及从优到实用的成果推广;此外,它还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强调思政课程必须在课堂上实现生成、生活化、生动化和生长化。王老师认为,此次研讨会内容精致、设计周到,活动组织精心,必将催生出精彩的成果。

△颜一鸣老师主持闭幕式

△王国芳老师作大会总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事关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本次研训活动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了我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必将为进一步提升广大思政课教师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构建和优化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格局赋能助力。让我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铸魂育人使命,凝心聚力,正道前行,共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