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7日、28日,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天华教授、崔永江副教授、胡炳年博士、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莲一行,张天华教授、崔永江副教授、胡炳年博士一行,盛跃明副院长、周军虎副教授、王永力博士一行,分赴北师大附属中学、台州一中、巾山实验小学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调研活动。
在本轮调研当中,张天华教授强调指出,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重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盛跃明副院长就“大课堂”、“小课堂”、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学重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崔永江副教授从国家、省和市三个层面,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特别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周军虎副教授简单介绍了台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方案的基本情况。
北师大附属中学政治组组长负责人赵晓娜老师,着重介绍了该校政治组的师资情况和高中思政课的现状,同时指出了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和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困难。台州一中林锦荷校长详细介绍了该校思政课的开展情况,着重指出了该校思政课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巾山实验小学林国斌校长、赵彩玉副校长、卢敏老师、金烨老师、孙婷婷老师、彭娇丽老师也积极反映了本校小学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实际困难,同时也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轮调研深化了对当前台州市中、小学思政课普遍面临的需求、困惑和困难的认识。
需求:在职称评定方面,建议市、校两个层面都设立“思政专项”;多展开市级别、省级别的思政课比赛活动,且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比赛分开;补充思政课的公开课、优质示范课、精品课等资源;对于部分教学内容,高中思政课教师缺乏诸如逻辑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素养,亟需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高中思政课的选考试卷设置上,建议删除判断题,因为判断题的设置让思政课如同语文课一样咬文嚼字。
困惑:考试面广泛、随时变动,难以把握高中思政课的考点;缺乏对初中课本知识的掌握,无法真正做到对初中知识的衔接;高中思政课的实践走不出学校,绝大多数的实践活动仅局限在本校范围;实际教学过程难以与思政课的方向步调一致,是侧重育人、还是侧重于对付考试。
困难:用于备课的音、视频等资料严重不足;无专门思政编制导致无专职思政教师队伍,基本都是班主任兼思政课教师,在学时、备、授课等方面思政课被挤占的情况非常严重;思政教学缺乏评价、考核、激励等机制等。
除此之外,巾山试验小学思政团队还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没有专门设置思政教师编制的情况下,把班主任放在思政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当中,并适当增加班主任津贴用于激励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台州一中思政团队也谈到了思政课学生考试和教师考核的评价体系、具体题型的设置、思政实践等具体问题。
本轮调研极富成效,为之后张天华团队持续开展的台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