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30多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应邀与会。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金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社副编审陈娟等期刊编辑代表应邀出席。
金松在致辞中指出,在这万物竞茂、景色宜人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召开“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共同梳理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共同展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意义特别重大。希望各位专家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申硕准备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水平。
陈娟作“写好学术文章的几个着力点”专题报告,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文应该如何选刊、如何选题以及写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友文、上海交通大学史宏波教授、 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代玉启、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伍醒、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卓、复旦大学副教授张奇峰、四川大学副教授魏泳安、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叶方兴、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高鑫、上海大学副教授邱仁富、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韦诗业、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升臻、浙江大学讲师董扣艳、苏州大学讲师张建晓以及我校盛跃明、陈昌兴等做主旨发言。
会议研讨发言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视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三个主题,通过历史回顾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发展过程中信仰世界建构、话语体系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培育、青年价值观教育、科学化等学科景象;通过命题阐释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研究范式、饱和经验法、品德三维结构、过程范畴、形象范畴等学理图谱;通过新时代观照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及新媒介属性、劳育属性、协同育人属性、文化育人属性及其相关实践形态的认识。研讨发言关注和引领学科最新前沿,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青年学人们的风采。
本次研讨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骨干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