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校高度关注此次座谈会,全校思政课教师在线上线下展开热议,反响热烈。3月19日上午,马学院还组织了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顶层设计角度,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这让全体思政课教师很受鼓舞。一是全体思政课教师包括形策课教师以及外聘的德育导师,都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二是要继续贯彻落实校党政联席会会议精神,继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尤其是做好“1+N”思政课改革、移动“互联网+”进课堂、思政课机考改革、形策课改革等几方面内容;三是要注重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围绕亲和力的四度:高度、深度、温度、效度,上好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礼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的重视。思政课正迎来改革的春天。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政治站位,严格自我要求。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老师,要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盛跃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中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我们的思政课政治站位要高、思想格局要大,要将政治性、价值性、学理性、知识性有机融合;同时要将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有效地转化为大众话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人生智慧、德性追求和政治信仰。思政课一定要顶天立地:一是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论述,尤其要体现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新观点;二是要在把握社会脉搏和学科前沿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说清楚理论;三是要接地气,结合一些本地的生动案例和创新实践进行说理;四是贴近学生,立足学生关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有高度、深度、温度并充满烟火气的的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徐台榜: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亲自组织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体现出了对思政课的重视。讲话明确了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要”,思政课要求“八统一”。我认为,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院尚有差距,要继续重视教师引进问题,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二是要继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做好专题教学和集体备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黄翠新: 2019年3月18日,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国家教育领导人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能够受到如此直视,也同时意味着重托,毕竟,这是培养相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我幸运,因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自豪,将通过立德树人的工作,正能量的传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学理中提升道德情愫。有了国家的顶层设计,我们教师还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依托当代多媒体技术,打造有营养的思政课堂,受欢迎的思政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倪侃:从教三十年余,我一直坚守在思政教师岗位上,深知作为思政教师,肩负着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使命----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在《纲要》课教学中也是这么做的,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寓思想教育于潜移默化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几年来我在纲要课课改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今后还要继续摸索,尽力朝习总的要求努力。我要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尽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以“八个统一”为标杆,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小荣:三月十八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在第一时间关注并进行认真学习。首先,总书记向全国思政课教师表达了诚挚问候,作为思政课教师,倍感亲切温暖。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深感使命光荣。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做到“六要”,在思政理论课改革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实现“八个统一”。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第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为思政理论课教师加油鼓劲,他给我们指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已经具备的许多基础和条件,并要求各级党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这也使得我们在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能够信心倍增。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徐立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我认为思政课教师要讲政治、有信仰,要有情怀、有温度,要与时俱进,要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思政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侯水仙: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思政教师的一员,内心既激动又感到身上的担子责任重大,我认为思政课最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如何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确实比较难,因为教师要从知、情、信、意、行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单单是让他们知,更难的是让他们信,让他们行,所以,我觉得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点要求、八项统一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做好思政课这一教学工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其现实意义远不至于是几门课,更重要的是筑梦、育心、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的教师队伍建设“六个要”和思政课改革“八个坚持”就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为形势政策课的一名普通老师,就是要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将国家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等全过程中去,努力做一名有“温度”、有“品格”、有“底线”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马学院外聘德育导师周凌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弘扬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需把握好三个关节点:认知、认同和践行。广大从事高校的思政教师,要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不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