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下午,思政部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学明来校作“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存在方式改变”讲座。思政部师生、马学社成员参加讲座,思政部党总支书记杜才平主持讲座。
陈学明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副主任,复旦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上海证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人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等。2012年又被评为复旦大学的特聘教授。他长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论著、译著30余部,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省部级以上10个重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20多次奖励。
陈教授分析指出,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和科学主义是当今人类存在方式的主要特征,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人类真正应当具有的生活,并且地球上也没有足够多的资源能让人类这样生活下去,人类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必须要换一种活法。陈学明教授从当今人类的存在状态、如此的存在状态能否继续、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中重温马克思为人类确立的“意义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了人们需要确立的新的生活方式:建立使人的生存具有意义的新的人际关系、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劳动解放”的方向前进、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现事实上的平等而努力奋斗,揭示了中国道路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就在于创建新的人类文明,这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和自信所在。
此次讲座给师生们以深刻的启发,帮助师生从新的视角加深了对当今中国道路和人类的存在方式的理解,赢得了师生热烈掌声。
文/图 陈灵鸿/黄恬甜